政府教育人員職工會 - 會員通訊:

期數:2006 年 第 02 號
日期:18. 03. 2006

本會就局方紓緩教師壓力措施的回應

為了回應全港教師的強烈訴求,局方繼早前撥出近十七億非經常性的學校發展津貼外,最近更推出了九項新的措施,以求進一步紓緩教師的壓力。

九項措施大抵可分為兩大部份。第一部份涉及增加資源、人手,包括專科專教納入常額編制,落實全日制小學每班 1.5 名教師比例;小學課程統籌主任轉為常額編制;每十八班有一名輔導人員;為第三組別中學增加額外教師;以及「學校發展津貼」轉為經常性撥款。第二部份則為檢討現行部份教育政策,減省不必要的非教學工作,包括簡化會考中、英文科的校本評核;檢討全港性系統評估;簡化校外評核;全年接受優質教學基金申請。

對於局方能廣納意見,循正確方向去改善教學環境、提升教學質素,本會深表歡迎。然而,我們對這些措施尚有一些意見。

細心分析,我們發現多項針對小學的撥款,只是把合約教師常額化而已,和現時的運作比較,一般學校不會因此而額外增加多少名老師,故此舉只可輕微減少教師的節數,更遑論實施小班教學了。本會明白很多改善措施,都不會 一蹴即至 ,但希望 局方能逐步減少教師每周的節數,或者訂下全面推行小班教學的時間表,這才能真正減輕教師的壓力,從而提高優質教學服務。

當然,教席由合約變成常額最主要目的,是有助穩定職業前景,讓教師安心教學,有助提高教師士氣;然而,最令本會失望的,就是本會一直關注的官校合約同工問題,在九項措施中,竟並未有任何交代。在此,本會要求 局方立即為官校的合約同工,提供一份長期合約,讓他們與津校教師一樣,有機會在一個職業前景穩定的環境下教學 ,使官校能健康發展,繼續在教育界發揮領導的作用。

此外,本會強烈 要求局方取消以自行收生少於 23 人作停止編派小一班級的準則 !局方為了妥善運用教育資源,停辦一些效能偏低的學校,本屬無可厚非。但一些辦學優良的學校,卻因為所處地區生源不足,為了能存活,被迫虛耗大量資源和精力,處理大量與教學無關的工作;同時引發起其他學校盲目地加入競爭,造成惡性循環,這不僅令全港教師飽受煎熬,更損害學生的學習。因此,這政策已變成教育界的最大惡策,焉能不除!

對於「全港性系統評估」,本會早已質疑他的施行方式及速率 (見會訊191期);更何況,由於現時學科測驗已與升中機制掛?,如果政策不改,今年開始的六年級學生,將面對兩個不同準則及形式的考試,令老師及學生均疲於奔命。因此建議局方藉?這次機會, 大幅調節系統評估的規模及次數,以釋放教師的教學空間,讓學生能作真正有效的學習。

在學校外評方面,其理念雖有值得欣賞的地方,但在實際推行時卻已變質,成為學校及及教師壓力之源。本會認為除了可大幅簡化評核指標外,更可考慮 對那些一向辦學優良的學校,取消外評。 因為在社會輿論、家長選擇等因素推動下,已足以為學校提供自我完善的動力。

總括而言,本會認為這九項措施當能暫時紓緩教師的工作壓力,但卻未見得能根本解決整體教育上的種種問題;而且,對某些教育界長期關注的問題,例如幼兒教育、融合教育等,更加隻字未提。希望當局不要就此劃上句號,而要儘快推出其他改善措施。

其實,教育乃百年大計,牽涉社會上各階層人士,甚至可以說關乎社會的絕續存亡;因此,局方在推行新政策時,理應小心謹慎,亦切忌好大喜功、一意孤行。希望局方在以後制訂政策時,能夠視本會及其他教育團體為推動教育的合作伙伴,多作諮詢和溝通,並積極聆聽前線教師的心聲,尊重他們的經驗,如此方為學生之幸,社會之福。

政府教育人員職工會會長
蔡志明